2020/2/20 11:41:00
布基纳法索 我们来啦……
2020年2月1日
坐标:中 国 山东枣庄
坐标:布基纳法索 瓦加杜古
1月3日,中国山东枣庄,一场别开生面而又动人心弦的送别仪式在枣庄高铁站前广场举行。我市有史以来首次,今天这7人启程奔赴非洲,代表中国在布基纳法索(以下简称布国)开展为期385天的医疗服务。7人36小时,途经数十个国家,经停2个国家,历经6次飞机的起起落落,跋千山涉万水,行程近2万公里,满载14亿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无边大爱,顺利抵达布国瓦加杜古国际机场,他们也称得上新时代的“逆行者”。这一串串看起来枯燥的数字,但在组织者和参加者眼里却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跳动音符,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它分分秒秒都凝聚了红十字会、卫健委、医院和队员家人倾注的心血汗水,奉献的爱心真心,体现了责任担当,书写了为国情怀。在此,中国第三批援助布国全体医疗队员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他们的各级领导、同事和家人深表谢意和崇高敬意。
|
|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中国第三批援助布国医疗队已到达该国一个月时间,这30天,医疗队是怎么渡过的?开展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收获?让我们走进医疗队,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镜头一:安全抵达。瓦加杜古是布国的首都,瓦加杜古国际机场是首都的唯一一座机场,位于市中心位置,大体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国内机场。北京时间1月4日22:30,医疗队一行来到这个美丽神秘而又有正人君子之称的西非国家。甫一下机,受到了中国驻布国大使馆和第二批医疗队的热烈欢迎,让我们这些一直在路上连续奔波36个小时的游子,顿时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在异国他乡见到国人就像见到家人般温馨温暖,大家都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在举行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医疗队风尘仆仆的赶往临时居住地,一家中国人开的宾馆,简单用餐后安顿休息。由于时差相距8小时,大家睡不着觉,再加上赶了30多个小时的路,第二天每个人眼里都布满了血丝,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没有一个人叫冤喊曲。按照中布双方的共同协商,当天由中方领导带领全体医疗队员到唐家多戈医院举行见面会并参观医院。晚上,中国驻布大使馆举行了迎新送老队员招待会,李健大使就新医疗队如何接好这一棒?从政治责任感、大局观、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等方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全体队员要怀着敬畏、踏实、热忱投入到工作,升华人生,不辱使命。“我们奉献自己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
|
|
镜头二,新老交接。医疗队员经过短暂修整后,新老两队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工作交接。按照约定时间,队员们一早就来到位于瓦加杜古市南部的医疗队驻地,刚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两层小楼,周边多是未建好的半拉子建筑,道路多是狭窄的柏油路与黄土路并存,由于离撒哈拉沙漠比较近,加上干旱少雨,绿化率较低,感觉到处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黄土。据悉,这里的居民非常富裕,该区域是布国富人的聚集区,但从公共设施、周边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估,仅能与国内的城中村有一比,使我们从心底更加钦佩祖国的繁荣和强大,更加激发了报国之志和赤子之心。为确保老队能按时归国,两队人员对照国家《援外医疗队轮换交接工作要求》规定,紧锣密鼓的依照队内交接、院内交接、馆内交接等程序,两天多时间就完成了交接。当天晚上,唐家多戈医院举办了迎新送老晚会,新老队员和医院领导两家三方畅谈交流、共叙友谊、其乐融融、气氛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国内。第二天早上,第二批医疗队从瓦加杜古国际机场乘机回国,大家相互道别、互道平安、互祝珍重。在与回国队员分手的那一刻,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不知道离别的滋味这样凄凉,不知道说声再见需要这么坚强”。
|
|
|
|
镜头三,进驻新家。“人生有些事,你不竭尽全力去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在依依不舍送别第二批医疗队队员后,我们迅速搬到驻地,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模式。为有效预防疟疾和登革热等流行病,一方面积极联系卫生防疫部门对驻地蚊虫进行全面消杀,对房前屋后进行彻底清扫,对驻地周边杂草进行整体剪除;另一方面组织人员,辗转数个地方,多方打听问询(这里物质极其匮乏,商品价格昂贵,不像国内所有东西基本上都能一站式购齐),终于采购到了必需的办公、生活、厨房和餐具等用品及蚊帐、枪手等防蚊灭蚊设备。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精心装扮,驻地旧貌换新颜,让队员们有了“家”的感觉,人人喜上眉梢,精气神大振。安顿下来后,大使馆李健大使亲自带队到驻地看望慰问医疗队员,听取了医疗队近期情况汇报,并勉励大家提振士气、加强团结和创新工作,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牺牲小我、成就大爱”的精神,不辱初心使命,不负祖国重托。
|
|
镜头四,恪职尽责。“每个人都应用努力去惊艳时光,生活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经过短暂的适应后,大家从初来时的好奇懵懂迅速转入热火朝天的工作中。“管理需要制度先行”。为此,医疗队把建章立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相继出台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医疗工作和外事纪律等14项制度,传达转发了国家卫健委12项规定要求,确保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靠制度推进工作,实现大小事项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此基础上,为强化队内管理,实现政令畅通,医疗队报请上级部门批准,成立了队委会,形成了队长领导下的队委会决策机制,较好的实现了民主决策、效能提升。队委会组建后,迅速开展工作,在与唐加多戈院方对接后,按照大使馆的安排,立即到海关进行援助药品清关,面对药品器械门类全、品种多、数量大,全体队员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分类清点,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药械清点、入库和登记等工作,展示医疗队的“中国效率”,待大使馆确定交接日期后将在第一时间交给布方。为尽快融入医院工作,医疗队主动介入,多次与院方沟通协商,加快执业证书办理进度,每名队员结合专业特长,到相关科室报到,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医疗程序,争取尽快进入角色,为布国患者服务。
|
|
|
|
|
|
镜头五,抗击肺炎。“生命重于泰山,灾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自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肆虐的那一刻起,我们始终与祖国人民心连心、手牵手,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祖国人民在一起、抗击病毒。在驻布大使馆的直接领导下,全体队员时刻都在关注着疫情变化,并结合国内和布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第三批援布医疗队防控新型肺炎预案》和入布发热患者处置流程,组织全体队员学习国内诊疗方案;拜会了布国卫生部人群健康保护局,共商疫情应对措施;发布了告在布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倡议书,设立驻布国华人华侨服务热线;参加了大使馆召开的中资机构负责人会议,成立防控新型肺炎应急工作小组;开通了华人华侨微信群,培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购买了必需的防控药械,时刻准备着应对疫情,积极为防控疫情献策献力。“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
|
镜头六,学习生活。“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生活”。在布生活既是充实的,也是孤寂的。远离亲人、语言不通、环境生疏、对外交流甚少,队员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如不及时预防疏导,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为丰富队员业余生活,队委会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利用晚间或休息时间,每周拿出专门时间强化法语学习,培训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援布医疗队有关政策,提升对外交往能力和规矩意识;适时举行乒乓球、游泳、跑步等体育锻炼,强健体魄、锻造铁骨;积极参加使馆举办的各类集体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心理辅导沙龙”,陶冶情操、砥炼意志。在此基础上,积极营造“家庭”温馨,浓郁生活气息,鼓励队员主动“露一手”,唱响“我爱我家”活动,为休息时间增加一道彩,为家庭生活贡献一份爱,为援外工作增添一抹红。
|
|
|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30天,身份的转变,称呼的改变,家乡的变换,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我们的心永远是中国心”。请祖国放心,“往后余生风雪是您、平淡是您,清贫是您、荣华是您,心底温柔是您,目光所致也是您,我的母亲---中国”。援外医疗我们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