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我市两名教师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
10月19日,按照省红十字会安排,我市两名志愿者同时前往山东省立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两位志愿者分别是齐村镇渴口中心校的周小舟老师和滕州市羊庄中学的张焰老师。“师者仁心,大爱无言”,两位年轻的人民教师,勇敢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可再生的血液,拯救了不可再生的生命。
周小舟今年34岁,是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心校一名数学教师。他2012年参加了市、区红十字会组织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当时采集了血样,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今年5月25日他的血样和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后又经过高配、体检等一系列程序后,周小舟完全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条件,在征得家人的同意下,10月19日至26日到山东省立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当问起对这次捐献干细胞的感想时,周小舟显得一脸沉静,淡淡的说道“我没想到这么巧能配型成功,这简直是个意外,我为能挽救他的生命而感到欣慰,如果我不去救这个患者,那我心里永远会内疚,我将尽最大可能的去帮助他,让他获得新生。”简朴的话语,暖暖的心声,透露出他朴实无华、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在谈起家人对他的举动有什么意见时,他说,爱人很通情达理,很支持他的想法和行为,会全力照顾好他和孩子的。父母当初听说后一时想不开,有些顾虑,不同意他去捐献,认为捐献干细胞会影响身体健康,但经过科学耐心解释,父母的疑虑慢慢地打消了。捐献过程中,爱人和孩子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给予了极大地支持和鼓励。“爸爸,加油!”,捐献时,女儿一直在身边加油鼓劲。
张焰同志是滕州市羊庄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早在2013年,她在得知全市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后,和爱人一起欣然前往进行报名,签下了志愿书,抽血留样,光荣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一员。今年8月,经检索发现,张焰同志留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分型资料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为了捐献她和爱人商议,推迟了要二胎的计划。
“怕家人反对,我也曾犹豫。但是想到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救人最要紧。我说服了家人也说服了自己,毕竟捐献后身体调养一下,再准备生育不会有什么影响。后来身边的亲人对我的计划也都支持起来。”张焰笑着说。
整个配型和捐献过程中,张焰的爱人和女儿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并帮助做父母亲的思想工作,得到了老人的支持。爱人对张焰说:配对成功的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你能配上是一种缘份,比中了彩票还要幸运。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一听说妈妈要去救人,也一直在为妈妈加油鼓劲。
张焰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它其实与献血一样,科学、安全,它需要的仅仅是忍受短暂轻微不适的勇气。当承载着爱心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濒危的生命,你根本不会在意那轻微的不适感。试过,才会发现奉献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自己的捐献而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其意义无异于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人生将变得更加美丽而富有意义。
10月24日-25日,周小舟、张焰两名志愿者在省立医院实施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分别成为山东省第498例、501例,枣庄市第31例、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采集当天,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全太、副会长刘卫堂、秘书长汪洋,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郑洪玲,滕州市政协副主席、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乔令梅,市中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涛等领导前往看望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