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 17:24:57
近年来,滕州市红十字会以加强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为龙头,以推动社区治理为核心,以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为目标,强引领、建机制,强融合、促共享,强特色、夯基础,推动博爱家园建设有根有魂、有质有感、有力有效,力促博爱家园成为红十字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博爱家园26个,其中城区16个,农村10个,投入资金超过200万元。
一、强引领,建机制,推动博爱家园有根有魂。
健全领导架构。成立滕州市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建设领导小组,构建市、镇(街)、社区三级联动的建设工作体系,形成市红会带头抓、镇(街)红会主动抓、社区红会一线抓的工作态势。
建强组织体系。指导博爱家园所属社区成立社区红十字会,积极发展所辖小区党支部书记、小区业委会主任、物业人员和有爱心的楼道长、骨干党员、网格员等成为红十字会员,按网格组成红十字工作小组,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组织网络,为博爱家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完善推进机制。制定出台《滕州市红十字会关于“博爱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滕州市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建设推进方案》,建立“市会指导、街道统筹、社区执行”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外出学习“三位一体”建设模式,确保博爱家园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强融合,促共享,推动博爱家园有质有感。
与社区“大党委”融合。充分发挥大党委阵地作用,纵向联系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横向联合商圈党支部、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构建“一贯到底、多方联动、共促发展”的活动格局。
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围绕“救在身边、防灾减灾、爱心相髓、生命接力、养老服务、人道救助”+“生命教育”六大行动,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宣传、红十字“救在身边”和社区应急救援培训、演练等志愿服务,形成以助学、助老、助医、助困为核心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切实丰富了“文明实践教育”成果。
与便民服务中心融合。根据社区居民需求,配备急救箱、血压计、轮椅、拐杖、家庭工具箱等应急救护和便民服务用品,建立用品管理档案,加强规范管理,随时掌握用品接收、使用、消耗、损耗等情况,及时添加、更换物资,助力博爱家园规范化运作。
三、强特色,夯基础,推动博爱家园有力有效。
做强品牌特色。坚持“一家园一品牌,一家园一特色”,多元化设计、标准化实施、一体化推进,形成博爱家园“0363”工作法和“3N”工作机制,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大病致贫等不同群体开展特色服务,满足群众个性需求。
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媒体,精心策划主题宣传、专题宣传,传播红十字好声音,讲好红十字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组织红十字“博爱奖”表彰、评选“会员之星”、寻找“最美红十字救护员”“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等评选活动,营造积极参与、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做实主责主业。依托红十字博爱家园,按照“六有”标准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探索“一十百千”工作法,即通过建立一个阵地、发展十支志愿者队伍、配备百件急救便民用品、惠及千个家庭,以点带面、网格化管理推动实现“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工作目标。